Thursday, October 18, 2018

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簡述


十分感謝顏雨杉師兄在2012年6月,惠賜這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的,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》。 從2012年6月底到2013年12月26日,約花了1年6個月的時間,看完了這套書。
依編者分為15類:
阿含類 4本,般若類 11本,禪宗類 24本,淨土類 11本,法華類 7本,華嚴類 7本,唯識類12本,秘密類 4本,小乘類 2本,律宗類 4本,本緣類 6本,史傳類 15本,儀制類 3本,藝文類 2本,雜類 20本,總共132本。
《唯識三頌記》和《唯識史觀及其哲學》兩本,均有唯識三十論,而《唯識四論》有唯識三十論頌。
每本書都有總序,廣告,有的含附錄,而總頁數由163頁到826 頁不等。
根據總序第三頁,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》叢書結合中國大陸北京、南京各地名校的北百位教授通力撰稿,其中博士學位者佔百分之八十,其他均擁有碩士學位,撰述大部份由大陸飽學能文之教授負責,並搜錄臺灣教界大德和居士們的論著。
132本之中,99本由 88位 在大陸的人士釋譯。在大陸的99 本中,均有題解、源流、解說,原著全部釋譯的有53本。
132本中,根據封面內的介紹,有些釋譯著編者的學、經歷含糊不詳(如不列主修的學位),無籍貫,亦無生年(包括5位佛光山的師父)。
所釋譯、編譯、選譯人士在當時,或具學士、碩士、博士生、博士或任教職或從事研究。

有關88位 在大陸的人士

他們(除幾位未列學校名者外)(曾)就讀於:
北京大學、南京大學、復旦大學、大學、蘭州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南開大學、中山大學、廈門大學、內蒙古大學、東北師範大學、華中師範大學、華東師範大學、浙江師範大學、江西師範大學、中國社會科學院、上海社會科學院、中央民族學院、上海佛學院、閩南佛學院、揚州師範學院、福建師範學院、福建第二師範學院。
涉及的主修有:
哲學、中文、歷史、政治、政治教育、宗教哲學、印度哲學、外國哲學、古籍研究、中國古代文學、中國古典文學、中國佛教哲學、印度佛教哲學、中國哲學史、宗教研究佛教、宗教、世界宗教、佛學、中國佛學、印度研究、梵文巴利文、圖書情報學、民族史、考古。
法師有夏金華(靜華) 、釋弘憫、 笁摩(被收於附錄)與東初(被收於附錄)4位。
兩人合譯的有9本,釋譯人為:笁摩(附錄)、陳利權,釋弘憫、何勁松,季刊、芳桐,陳利權、伍玲玲,白化文、李鼎霞,魏德、東平,朱良志、詹緒左,賴永海、張華,東初(附錄)、程恭讓。
釋譯5本的有賴永海,釋譯3本的有程恭讓、董群,釋譯2本的有業露華、梁曉虹、高振農、王海林、王志遠,王邦維、吳根友、韓廷傑。
88位 在大陸的釋譯人士為:
夏金華、釋弘憫、何勁松、伍玲玲、白化文、朱良志、詹緒左、賴永海、業露華、高振農、韓廷傑、程恭讓、屠友祥、邱高興、郟廷礎、周學農、洪修平、姚治華、蕭疌父、葛兆光、刑東風、任澤鋒、黃連忠、袁家耀、徐紹強、方立天、陸玉林、鞏本棟、林繼中、謝重光、宋立道、潘桂明、黃夏年、溫金玉、徐醒生、陳揚炯、陳利權、陳永革、李富華、李錦全、李鼎霞、王海林、王志遠、王邦維、王雷泉、王躍清、吳立民、吳玉貴、吳根友、吳相洲、張保勝、張文良、張學智、張春波、張伯偉、張宏生、呂有祥、呂建福、梁慶寅、梁曉虹、徐小躍、徐蓀銘、杜寒風、杜曉勤、杜繼文、魏常海、魏道儒、魏德、季刊、芳桐、東平、陳鵬、張華、董群、李申、藍天、蘇軍、強昱、王健、龔雋、方銘、閻韜、葉濤、潘平、耿敬、曹虹、吳遠、吳平等88人。

33本臺灣教界大德和居士們


的論著(選自已出版的至少有 21本)
所釋譯人士(除了梁乃崇14位學者外) (曾)就讀於:
東京大學、東京芝埔工業大學、日本佛教大學、日本東京立正大學、日本京都佛教大學、京都大谷大學、日本筑波大學、珠海大學、成功大學、中興大學、臺灣師範大學、輔仁大學、國立海洋學院、淡江文理學院、文化大學、高雄師範大學、陸軍官校、海軍官校、國防醫學院、南山律學、杭州武林佛學院、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、洛杉磯東方大學。
涉及的主修有:
中國佛教、印度文化、國文、土木工程、航運管理、東方語文、國際學。
釋譯著者:
太虛、弘一、法舫、來果法師。
選自在台的法師,有道安、道源、能學、妙蓮、聖嚴、聖印、印海、煮雲、幻生。
佛光山系法師有星雲、慈惠、慈怡、依淳、依空、永明、永本、永祥。
居士有張曼濤、圓香、方倫、于凌波、楊白衣、林保堯、王靜蓉、梁乃崇(14位學者)等。
星雲法師3本著作,圓香居士2本著作。
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
部落格版主: 孫寶鋼 Ph.D.